【農業科技服務實例】家禽健康新指標
- 發布日期:
- 點閱次數:34
家禽健康新指標_鍠麟機械以活動力評估技術打造智慧禽舍管理方案
一、系統核心理念與目標
在傳統禽舍管理中,農民多依靠人工巡檢判斷雞隻狀況,然而家禽群體數量龐大,加上熱緊迫、疾病傳播等因素,往往難以及早察覺異常。鍠麟機械有限公司透過技術移轉,導入由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所研發的「家禽活動力評估技術」,運用AI與IoT,將家禽健康狀態量化,協助飼養者提升監測效率並降低風險。
- 技術核心三大目標:
1、 活動力量化:可透過紅外線熱影像或可見光影像的連續影像,再結合密度變化演算法,精準分析雞群移動頻率,轉化為可視化的活動力健康指標。
2、 早期預警:當雞群活動力異常下降,系統即判斷可能的疾病或熱緊迫徵兆,並透過雲端平台發送警示,提醒飼養者即時處理。
3、 智慧管理與永續養殖:技術整合環境感測數據(溫溼度、氨氣濃度)與禽舍環控系統,支持精準飼養、減少死亡率並提升經濟效益。
二、系統服務內容與應用情境
家禽活動力評估技術的應用架構模組化,能搭配現有禽舍環控系統,提供全方位健康監測:
1、 影像監控:攝影模組安裝於禽舍上方,持續捕捉家禽分布與移動情況,避免人工檢查的疏漏。
2、 AI演算法分析:深度學習模型辨識雞隻,整合密度變化演算法計算雞群活動頻率,並透過環境感測數據交互分析雞隻異常與否。(圖1)
3、 雲端平台整合:數據上傳至雲端,飼養者可透過 App 或網頁查看即時監測結果,並透過預警機制即時收到異常通知。
4、 擴充應用:技術可與體重監測、環境感測模組整合,形成完整 智慧禽舍 IoT 系統,支援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圖1:AI演算法分析)
三、導入案例成果與效益
該技術已於實驗禽舍及商業禽舍進行驗證,並展現以下成果:
1、 健康監測精準化:相較於人工巡檢,系統能即時捕捉活動力下降現象,及早發現疾病或熱緊迫,縮短反應時間。
2、 降低飼養風險:活動力異常偵測後,能立即輔助決策,例如強化通風降溫或進行營養品補給調整,避免群體性損失。
3、 勞力節省與管理效率提升:自動化監測取代大量巡舍工作,減少人力依賴,每日節省數小時作業時間。
4、 產業推廣與示範:技術曾於智慧農業平台公開,並獲得農業相關專案支持,為台灣禽舍智慧化示範案例之一。
(活動力正常)
(活動力低下)
四、整體比較與優勢
技術類別 |
傳統方式(人工巡檢) |
家禽活動力評估技術 |
偵測方式 |
人眼觀察、經驗判斷 |
影像+AI演算法 |
監測頻率 |
不定期巡視 |
24小時自動化監測 |
健康評估 |
主觀推測 |
活動力量化指標 |
反應速度 |
發現異常需數日 |
即時預警通知 |
系統整合性 |
單點觀察 |
可結合體重、環境感測IoT系統 |
五、未來發展展望
隨著AI與IoT技術在畜牧領域的深化應用,家禽活動力評估技術將成為智慧禽舍的重要基礎工具。未來發展方向包括:
- 跨場域應用:從雞舍擴展至鴨、鵝等其他家禽飼養。
- 大數據決策支持:透過長期數據累積,發展禽舍健康管理模型。
- 國際市場拓展:結合台灣設備製造優勢,推廣至東南亞與高溫地區禽場,強化出口競爭力。
如欲導入「家禽活動力評估技術」或相關解決方案,歡迎與鍠麟機械聯繫,共同推動智慧畜牧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