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蜂巢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慧農業科技服務機構 - 農業部 智慧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專區

我是生產管理者

想找技術服務

:::

智慧農業科技服務機構

蜂巢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類別
感知監測、資料收集/管理、圖資/影像/語音辨識、大數據分析、進銷存管理、履歷/溯源管理
應用環節
生產收穫—設施環境、生產收穫—露天環境、倉儲運輸、行銷販售、其他
服務區域
北部、中部、南部、東部、離島
應用行業
農、畜

公司介紹

 

蜂巢數據科技由「數據」出發,核心元素由資料(Data)、分析模型(Model)、洞見(Insight)三環組成,建構大數據與資料科學研發模式。 成員橫跨技術工程、資料分析、媒體傳播、視覺設計、醫療衛生、農業科技,藉由軟硬整合、跨域合作,重新「發現」資料,為客戶創造價值。 我們以數據分析以及資訊應用為核心,致力應用物聯網以及資料科學技術,結合微氣候感測裝置、視覺化儀表板、農務紀錄APP,根植台灣、放眼國際,發展農業資料科學解決方案。 此外,舉凡與「數據」相關的需求,包括資料顧問服務、資料科學研究、大數據蒐集與處理、資料視覺化、軟體開發等,皆為蜂巢數據科技的服務項目。

 

農業經驗

案例一

在花蓮瑞穗有一片占地超過3公頃的有機文旦園,有機種植不易,不但每天要進行的工作量十分龐大,且產量及品質在初期也嚴重下滑,農場主人為節省人工導入澆灌設備,但單純定時定量的灌溉模式,導致部分區域過度灌溉、部分區域卻又水分不足。

針對這樣的問題,阿龜微氣候內部的農業研究員以文獻為基礎,搭配花蓮農改場合作,進行實驗設計與資料分析,找出文旦園各個分區最適合的土壤含水量區間,藉由土壤感測設備持續觀察水分狀況,並將感測數據與自動控制澆灌設備串聯,透過偵測到的土壤含水量進行灌溉調控,一旦土壤含水量低於設定的土壤含水量區間,即串接自動控制設備自動開啟灌溉系統。讓作物根系長期保持在該生長期最合適的含水量,維持健康,進一步保障果品的品質與產量。經過統計,一季的灌溉水量減省了97.5%,A級品與規格品數量也分別提升20%及30%。

案例二

美濃農會是南部重要的稻米產區之一,水稻契作350公頃、450位農夫,擁有兩千多塊田,農會需要管理龐大的田區,與數百位農民溝通,過去農會依賴人力電話聯繫、手動輸入表格管理,農民亦無相關數據工具可以依循,為了提高農業產量和節省管理成本,我們提供農會水稻生長預測與氣候預報服務,結合氣候分析以及作物模型建構產期、產量以及作業管理服務。

我們建立水稻生長期預測模型,利用農業專家對稻米生長過程進行分析,並結合氣象、土壤等多方面數據進行綜合判斷,預測稻米生長的情況。預測結果可以提供農民農務建議並安排後續作業排成,提高稻米產量也增加種植效率。而氣候預報服務,提供農民較小網格的氣候預報,協助農民及時制定出應對措施,避免遭受自然災害的損失,降低種植風險。

案例三

臺灣農林擁有台灣面積最大的商用茶園,面積廣達700公頃,每年需要大量的巡查和灌溉工作,這使得管理成本極高。阿龜微氣候協助導入感測設備,以期減約巡查人力並降低灌溉用水。

首先設置土壤感測器,對整個茶園進行土壤水分的持續監測,蒐集數據串連至系統中進行分析,除了可以掌握即時數據,更讓茶園管理者可以根據分析結果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水分管理計劃。進一步導入智慧農業的自動灌溉技術。利用自動灌溉技術,管理者可以將灌溉計畫設置到智慧農業系統中,系統將自動調節灌溉時間和水量,從而達到節水的效果。這不僅降低了管理成本,還能夠減輕巡查人力不足的問題,讓管理者可以更加專注於其他重要的管理工作上。

導入智慧農業技術後,農企業成功地解決了管理成本高和巡查人力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增加了產量。智慧農業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幫助農企業提高產量和效益,更能夠實現對環境的保護和節能減排。

 

 

案例四

契作農場導入監測設備,防止硝酸鹽超標供貨退貨率降低20%

案例五

茶園導入監測設備,灌溉效率提升用水降低30%以上

 

案例六

過往桐花花期資訊不夠即時遊客賞花全憑運氣藉由開發花期預測系統,依實地監測環境數據及歷史花況建立預測模型,並依實際氣候環境資料,滾動式更新花期資訊按此查看客家小旅行網


案例七

位於花蓮六十石山的茶園,導入阿龜微氣候的田間氣象站與土壤感測器,掌握茶園環境狀況、土壤含水率以及土溫對作物造成的影響,調整操作模式與管理方法,強化了作物品質。產出的茶葉於2023年獲得英國「great taste」金獎肯定,並且入圍金叉獎,一舉打響知名度,提高品牌價值並且創造外銷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