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或成果名稱 |
照片 |
應用對象 |
技術簡介 |
研發團隊 |
蝴蝶蘭全自動澆水機 |
 |
蘭花業者
種苗業者
|
在水資源和能源日益缺乏的時代,省水亦是提升產業效能的重點之一。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改良之「自動澆水機」可以單向出水馬達之設計,由控制器根據馬達旁之雷射反射高低判斷植株位置自動給水,可減少25%用水量,以自動澆水機的澆水的時間,比人工澆水效率提高8倍。 |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張元聰副研究員 06-5912901#523 |
電動葉菜散裝收穫機 |
 |
短期葉菜生產場域、農業機械生產商 |
電動葉菜散裝收穫機可用於莧菜及甘藷菜收穫,採用電動馬達,可以排除汽油引擎排出的廢氣,不落地收穫方式,做到食安,本機一人操作,行走速度 0.1~0.15 公尺/秒,目前人工採收效率,每0.1公頃需要 96人工時,機械採收每0.1公頃 需時16~32人工時,是人工的 3~6倍,損傷率5%以下。可用來節省人力。 |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邱銀珍副研究員 03-4768-216#340 |
附掛式短期葉菜移植機 |
 |
短期葉菜生產場域、農業機械生產商 |
電動小葉菜移植機設置有8條輸送皮帶,每條輸送皮帶寬5 cm,移植每株節距5 公分,行距15-20 公分,一次可移植 8行。移植機同時具有開溝、落苗及覆土等功能。移植0.1公頃人工48~96人工時,機械16~18人工時,機械可節省 62~80 %,移植成本每0.1公頃機械可節省60~80%作業成本。 |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邱銀珍副研究員 03-4768-216#340 |
菇類全自動製包機介紹 |
 |
菇類產業 |
具備整合套袋、充填、壓實、打洞、束環、翻袋、上籃等操作之完整全自動化製包生產系統。主要功能模組計有:一、套袋模組:採用連續卷袋式設計,提高套袋速度;二、計量充填模組:新增重量控制方法,確保重量誤差60g;三、翻袋模組:改良翻袋機構,提高緊度與壓包後之硬度,並能防止內孔塌陷;四、擺籃模組:重新設計可結合生產履歷模組之輸送帶與擺藍裝置。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機械設計工程系(工程系統設計實驗室)/翔元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農業試驗所菇類實驗室 周榮源特聘教授 05-6315364 |
菇類栽植盤自動化輸送系統 |
 |
菇類產業、 蔬果自動倉儲 |
本系統係利用自動化倉儲系統物流出入庫的作用原理進行研製發展,太空包栽培盛盤由輸送帶輸送至本系統的庫間入口閘門時,系統感測到有盛盤抵達時,便啟動庫間內之輸送帶,將太空包栽培盛盤入庫輸送至一個盛盤出/入庫轉位定植基座上,等待後續的入庫上架定位栽培生長。 |
農業試驗所 邱相文副研究員 石信德研究員 04-23317141 |
福壽螺清除機具 |
 |
稻作產業、水田種植業者 |
將福壽螺清除機具整合可於水田行走的機具等,開發不同應用方式:(1)輕量型,可人工背負於田梗及溝渠清除附近的福壽螺(乾式及濕式二種);(2)遙控載機具進行水中福壽螺清除作業(拖曳網式);(3)附掛於插秧機上,於插秧時同時進行福蠧螺清除作業,提升福壽螺清除率並降低農民撿拾福壽螺之勞力,提供福壽螺清除異於藥物之選擇。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陳韋誠助理教授 0933-621638 |
附掛式鳳梨果實計數器 |
 |
鳳梨產業 |
本計畫使用近接感測器、微處理器開發鳳梨果品分級計數系統,使用本系統可以針對每批鳳梨果實分類時,各分類等級即時計數,除呈現在螢幕上外,分級計數結果亦可同時上傳至雲端系統或儲存於電腦中,以便後續統計分析之用。 |
農業試驗所 陳俊仁助理研究員 04-23317711 |
魚體自動化分級系統 |
 |
海洋漁產業 |
自動化分級的運作方式為秋刀魚捕撈上船後,由吸魚機吸取經過魚水分離機後進入到選別機中,選別機具設置有數根與秋刀魚滑動方向平行的長滾子,將滾子平台傾斜使秋刀魚能在數根滾子形成的平台上滑動,利用漸開式間距選別技術控制滾子間的縫隙使平台前端的間距較小而越往後逐漸加寬間距,由前而後將秋刀魚由小而大的進行選別分級。 |
雲林科技大學工程學院 張祥傑副教授 05-5342601#4119 |
LED 集魚燈具 |
 |
海洋漁產業 |
本研究投入LED集魚燈具智能診斷系統技術發展,使LED集魚燈具擁有輕量化、低風阻、可調光色與E-40接頭,使其安裝拆卸快速方便,提升漁民接受度。在漁船使用LED集魚燈可節省全船燃油費用約20%~30%,且具環保、省電、亮度、反應時間與波長可控等多方優勢。 |
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 國立成功大學漁船中心 06-2753312-205 |
智能手持式病原檢測 |
 |
養殖漁業、水產養殖業 |
水產養殖首重安全的水質環境,優良的水質可降低疾病感染風險。本系統以水試所研發之水產病原性弧菌檢測套組為基礎,導入光學檢測模組設計,開發出一個可攜式光學數位病原量辨識系統,可監控養殖水體有害病原菌濃度,進行疾病預防與治療,一旦達病原菌致病風險時預警,即可採取換水處理,降低水中致病病原菌,降低養殖風險。 |
水產試驗所 王郁峻助理研究員 02-24622101#2524 |
彈性搬運系統 |
 |
家禽產業 |
彈性搬運系統依據包裝廠內主要的16種產品進行疊棧規劃設計,利用水平輸送帶將產品運送至辨識區,以超高頻無線射頻(UHF RFID)進行辨識與記錄產品的生產資訊(例如:產品種類、包裝時間、重量等),搭配自動秤重檢測系統判斷產品重量是否正確,若產品重量不正確則分流進入異常區,由人工進行檢驗;若重量正確,則以機器手臂抓取蛋箱。 |
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張明毅講師 03-9357400#7803 |
雞肉自動分切設備 |
 |
家禽產業、牛羊豬肉帶骨之切塊應用 |
雞肉自動分切設備開發完成,曾於加工廠剁切雞肉試量產,剁切加工製程導入自動化設備,可改善作業辛勞程度,保護勞工,降低職業傷害。一台設備取代人工剁切作業,預估可節省2~3名人力。切塊平整標準,增加其產品穩定度,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增進生產效益。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分院 林孝哲工程師 049-2345-662 |
手持式高光譜儀 |
 |
蘭花產業、菇類產業、蔬果檢測 |
能夠同時觀測可見光(VIS)與近紅外光(SWIR)的儀器。目前應用在蝴蝶蘭與杏鮑菇產業。觀察特徵波段的光譜反射率即可辨識出蝴蝶蘭是否有染病還是杏鮑菇是否有水傷。在未來結合所發現的特徵波段,無論任何蔬果、花卉等,皆可透過手持式光譜儀於很短的時間之內進行快速辨識,而且能擁有很高的準確率,可應用於農場、超市等不同場域。 |
國立中興大學 歐陽彥杰教授 04-22851549#229 |
洋蔥莖葉及根部切除機 |
 |
洋蔥產業 |
洋蔥莖葉及根部切除機主體架構主要分為兩大單元,分別為莖葉翻轉機構(包含輸送螺旋桿及切葉刀盤)及根鬚翻轉機構(包含毛刷製成輸送螺桿及切根刀盤)。人工進料後,藉由機構輸送、翻轉、夾持莖葉(根鬚)切除一貫化作業。人工作業效率約每3~5秒完成1粒,機械作業約每1.5~2秒完成1粒(單線作業)。 |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劦崇企業有限公司 潘光月助理研究員 王信昌總經理 07-3639911
|
穿戴式採收和搬運智慧人機輔具 |
 |
果樹栽種業者、搬運業者 |
1. 無動力式穿戴輔具:透過機械力輔助的方式,提供農事人員在採收時雙臂上舉的輔助與支撐力 2. 動力式穿戴式輔具:氣驅動式輔具可藉由大、小腿後的氣缸出力輔助,讓農事人員在搬運工作中,輔助彎腰半蹲時可輕鬆的站直。而電驅動式輔具,分別有手肘與膝蓋輔助兩種,單手肘可提供約1.5公斤的抬舉力。在膝蓋的輔助上亦加入了防傾倒的回饋裝置,避免穿戴人員向前傾倒發生意外。 |
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林韋至助理教授 (07)5252000-4226 |
附掛式畦間中耕除草機 |
 |
作畦栽培 |
「附掛式畦間中耕除草機」完整涵蓋畦面、畦側及畦底空間並避開植株,可達到細膩且立體化的中耕除草效果。作業能力達每日2.5公頃,相較人力除草提高效益25倍以上,適合中大型有機農場使用。以每公頃期作除草2次計算,機械除草至少節省農時150小時,除草工資更省下3萬5千元以上。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張光華副研究員 03-8521108#3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