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5
농수축산신문韓國忠南保寧市透過以智慧農場為中心的農業生態系統,吸引青農並興建了13頃的智慧農業園區,整合AI、ICT感測器、農業數據管理系統、遠端監控平台與機器人等,提升農業智慧化設備以支援農民農事作業。
2025-02-14
tech x plore波昂大學透過數位平台獲得即時資訊,搭配感測器、衛星和拖拉機整合數位分身的數據,進行模擬與提升農事作業流程,達到有效利用水、肥料等資源。
2025-02-13
民視新聞網台東池上青農魏瑞廷,全球史上第一位將區塊鏈導入稻田中的農夫,消費者掃一下米袋上的QR Code就能追溯每一顆米粒的來源,看見生產歷程,有利於農民建立品牌形象,並成功外銷國際市場。
2025-02-12
聯合新聞網蘭花產業勇於求新求變,早期就參與智慧農業,運用有成,符合現今農業部推動跨域整合資訊,降低風險,提高韌性的智慧農業目標。
2025-02-11
經濟日報工研院結合民間企業,運用智慧型LED燈滅蟲模組導入臺中霧峰菇舍,提升菇類產量10%以上。此外,更輔導雲林青花菜農民,採用作物整合管理系統,以科學化管理技術,提升品質與競爭力。
2025-02-10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興大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碩士組成「雷鳥小組」,透過AI即時影像辨識技術開發雷射光驅逐鳥獸蟲設備,有效降低農損及環境破壞。
2025-02-09
JA農業新聞Root株式會社開發了一款「Agri-AR」應用程式,利用AR擴增實境技術在智慧型手機和智慧眼鏡上顯示農業工作所需的資訊,有助於提高農事作業效率。
2025-02-08
美通社新聞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與農業技術領導者XAG合作,利用無人機技術加速菲律賓農業自動化發展。
2025-02-07
로봇신문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昆蟲機器人,可以飛行長達1000秒(16.6分鐘)。利用機器人快速執行精確的授粉任務,幫助農民提高水果和蔬菜的產量,並減輕農業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2025-02-06
APO課程這場生產力講座探討了循環經濟的概念,並探索了提升資源生產力的可行策略。講者強調為提升資源效率,供應鏈、生產及服務所需進行的調整。此外,亦討論了技術在這一轉型中的角色,並分享了亞太生產力組織成員的優良實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