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JA農業新聞日本青森縣坂石分選農場,該工廠引進荷蘭製GREEFA的大型水果分選機,對蘋果自動化檢查,挑選蘋果分級品質,有助於減輕生產者的工作量。
2024-12-15
自由時報高雄火鶴花導入AI科技選別分級,AI科技不只可用於判斷木瓜、黃檸檬成熟度,還能挑選火鶴花大小,農民省工效率提升5成,分級辨識準確率高達9成5以上。
2024-12-14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義大利大學研究團隊,透過無人機和人工智慧(AI)來自動監測褐斑臭蟲(學名茶翅蝽),AI模型的準確率達97%,能有效捕捉害蟲存在。
2024-12-13
今周刊悠由數據以衛星資料搭配AI技術,透過此系統可以準確預測農作物收成時機和產量,此系統還廣泛運用到印尼稻米與馬來西亞榴槤來預測農作物的產量及收成管理。
2024-12-12
匯流新聞網高雄市鼓山區的「農來福行動」,建立微型智慧農場並導入智慧感測技術,讓學童掌握光照、濕度等數據及AIOT技術來協助農事。智食良果團隊透過簡易No-Code編程平台建置智慧控制技術,學童不用學習複雜程式語言,就能實現農業現代化。
2024-12-12
小型害蟲辨識與監測系統,成果名稱小型害蟲辨識與監測系統產業類別病蟲害成果簡介1. 藉由取得田間粉蝨密度數據與PDS後台蒐集蟲數之間的相關性,初步訂定粉蝨防治基準參考值,並於輔導農民期間,驗證此防治基準值之適用性。2. 目前海博特官方LINE會每週給予農民一次週報,且於每日早上告知昨日田間增加蟲數,提...
2024-12-11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設施蘆筍智慧栽培數位服務平台」運用深度學習技術來識別害蟲密度,並結合氣象數據進行環境監測,透過物聯網設備整合數據,可提供害蟲防治和栽培管理建議,並即時將資訊推播至農民的LINE帳戶。
2024-12-10
農傳媒洋蔥自動移植機械作業成功的必要條件是需有健康、品質良好的穴盤苗,國內現行之移植機係由日本引進,由於日本氣候條件、栽培設施及品種與臺灣不同,栽培管理流程仍須針對國內環境作調整。
2024-12-09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日本國家農業與食品研究組織(NARO)開發一種預測玉米收成技術,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再搭配無人機圖像和NORODA的網路氣象資料,來檢測玉米田最佳收穫時機,有效提升玉米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