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9
今周刊從光電產業跨入漁業養殖,成功的關鍵人物是泓德能源子公司、星源漁業總經理張東昇。他不但主導讓日運案場養殖的重要性排在發電之前,更導入各種科學養殖技術,從水質檢測、投料控制到漁獲收成方式,確保養殖池中的魚蝦,能朝既定目標養成。
2024-04-08
聯合新聞網雲林縣褒忠鄉新湖合作農場與鄉公所合作成功推動全國最大規模的魚塭型「魚菜共生」,利用廢菜養魚,再以魚塭循環水成功種植各類美生菜、草莓等蔬果,成為農業新亮點。
2024-04-07
工商時報「應用數據驅動決策於設施草莓安全果實之穩定生產觀摩會」以草莓健康種苗為生產基礎,展示如何透過物聯網結合人工智慧技術,並導入栽培管理專家經驗,進行設施環境調控及系統數據蒐集,精準釋放天敵以替代化學農藥,從而達到生產安全草莓的目標。
2024-04-06
thomasnet精準農業,也稱為智慧農業,根據田間和作物條件應用適合的智慧科技於農業生產。透過整合 GPS、感測器和無人機等先進技術,農民可以即時做出數據驅動的決策,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同時最大限度地節省水和農藥等投入。
2024-04-05
bnnbreakingGPS 定位技術、物聯網設備、無人機和感測器等多項智慧科技正在改變傳統農業格局,使農民能夠做出數據驅動的精準決策並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
2024-04-04
聯合新聞網台灣於斐濟推動「水果外交」以先進技術支持斐濟農業,今年5月將於斐濟首都蘇瓦啟用全新智慧農場。 蘇瓦新智慧農場占地約3公頃,除有火龍果和番石榴示範農地外,另建有智能溫室及研究實驗室,以優化種植環境。
2024-04-03
中央社蔡英地懷抱對鄉土的眷念,2018年回鄉發展「非開放式禽舍養殖技術」,透過手機APP、數位網絡控制禽舍或溫室溫、溼度,降低病媒入侵又省時、省力及省人工,產業模式可複製、擴散,提供更多青農、老農工作機會。
2024-04-03
農業試驗所/王家于、姚美吉、陳健忠臺灣地處亞熱帶、熱帶氣候地區,再加上大面積種植多種瓜果類作物,因栽種時期各不相同,瓜、果實蠅寄主又十分廣泛,終使得這些害蟲孳生不息。過去我們以農業病蟲害智能決策系統臉書粉絲專頁宣導果實蠅科害蟲生態及防治方法皆能獲得極大回響,此見農友之重視。
2024-04-02
農傳媒臺灣百合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羅弘奇投入「百合花網支撐桿」專利等技術改良,近年更響應農業部數位轉型計畫,導入環境監測與微氣象預測系統,希望找出花卉生產累積溫度模型,因應臺灣氣候變遷劇烈挑戰。
2024-04-01
OwlNews自走式肥料撒布搬運車在花壇鄉農田來回穿梭,1 車次即可撒佈約 4 至 5 噸的有機質肥料,噴撒長寬可達 6 至 8 公尺,以農糧署 1 公頃基肥建議使用量 10 公噸計算,1 公頃最快 20 分鐘就可作業完成,噴灑面積廣又平均,省錢、省工又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