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促進產業升級轉型 共創菇蕈類新價值

臺灣菇類產業年產量鮮重約14萬公噸,整體產值已逾新台幣130億元,占整體蔬菜產值 18%。近年來因人力成本提高,又面臨氣候暖化與菌種弱化的問題,成為菇類產業發展之挑戰。為解決菇類產業面臨之問題與提升產業動能,自2017年起推動智慧農業相關計畫,藉以開發出解決農業缺工等問題之方案。

「智慧農業-菇類領航產業」歷經5年,陸續研發出「省工化高效能洋菇優質堆肥製造與應用技術」、「香菇菌種生產事業化技術套組」、「菇類智慧化生產行動栽培庫」與「菇類生產節能技術」,並輔導業者開發「國產自動化製包機」。透過落地應用技術進行各項技術推廣,嘉惠業者與菇農,把過去人力需求極大的菇類產業轉型為節能、高效率、智慧化的生產模式。

產業在導入智慧化技術之前,因勞動力缺乏,使得生產效率亟待提升;欠缺設備整合系統與自動化升級,導致在菌種、栽培、採收、行銷等智能化發展有限。在推動產業智慧化後,透過設備自動化與管理智慧化,讓菇類能以工廠化的模式進行栽培,因自動化設施及智能化栽培技術導入,得以強化生產流程之科技化,使得栽培良率提高與生產成本降低,進而加速菇類產業的轉型與企業化經營,提升國際競爭力。

計劃執行近5年已完成11項技術移轉,建置5項示範場域、促成投資10件共逾5.03億元,降低生產成本8,180萬元、節省44,481工時、增加農民收益1,621.76萬元。促進產業智能化發展,催生國產全自動製包機、自動化製程與環控科技,推動成立智農聯盟。

成果名稱

 技術簡介

成果聯絡人

省工化高效能洋菇優質堆肥製造與應用

為改善傳統洋菇產業堆肥的製作發酵模式耗工、耗能、產量低、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研發多階段均溫製程智慧化韌體系統,對供氣及循環系統整合環境感測及監控元件,利用比例微積分(PID)模組技術,結合菇類堆肥室內發酵技術,降低空氣污染、提高堆肥品質、縮短製作時間與穩定產量,讓洋菇堆肥發酵製程獲得精準的智慧化控制,將所製造的優質堆肥實施全年穩定化的洋菇生產。 研究單位:農業試驗所
聯絡人員:石信德 研究員
連絡電話:04-23317521
E-mail:tedshih@tari.gov.tw

菇類智慧化生產行動栽培庫

菇類智慧化生產行動栽培庫,外觀庫體採用模組化、可快拆、移動及鋼架結構,以雙層板式的庫板,內充PU 材質做為隔間,達到保溫及保濕的目的。其軟體設備具有可程式控制系統(PLC),可以根據不同菇類量身訂做一套適合的溫、溼度監控系統,並採用微霧加濕可達到剛好的水份供應量,更可以結合手機透過網路監控遠端電腦,隨時掌控移動式植物工場內的菇類生長動態。 研究單位:農業試驗所
聯絡人員:石信德 研究員
連絡電話:04-23317521
E-mail:tedshih@tari.gov.tw

菇蕈智能自動化生產模組

蕈優生物科技投入生產基質自動化,以輸送帶自動送入菌種自動接種系統,產量較原本提升1倍以上,每小時可快速接種10,000包,較以往人工作業效能提高約15倍。從培養基質製造到產品出貨,整體人工成本,相對於傳統製程至少需要85人,導入自動化設備及模組後僅需要約25人,因此人工成本降低了7成左右。產能的精準度也提升到93%,並降低20-40%的庫存成本,預計將公司的營收漸漸提高至一倍。 技轉廠商:蕈優生物科技公司
聯絡人員:方紹宇 副總經理
連絡電話:048-530606
E-mail:qyoq@mushrooms.com.tw

香菇菌種生產事業化技術套組

由於氣候暖化與菌種弱化等問題使得香菇產能不穩定,進而影響菇農之生計。導入液態接種技術,改變傳統固態菌種之缺點,又能自動化作業,不僅省工且可維護菌種活力,降低繼代繁殖的風險,確保產量與品質,可提升太空包鮮菇產量達1成以上,未來透過健康菌種大量產製香菇太空包,農民可以直接購買太空包來種植,大大提高產能。 研究單位:農業試驗所
聯絡人:呂昀陞 助理研究員
連絡電話:04-23317533
E-mail:yunsheng@tari.gov.tw

菇類生產節能技術

利用電能感測系統實際測量菇類栽培庫所需電能,結果顯示變頻空調比傳統空調可實際節能至少20%。不僅如此,本系統亦有提供警示功能,臺灣中部示範場近年曾遭逢半夜跳電情形,但藉由此感測系統之智慧提醒,所造成之局部損失比其他菇場還低很多。 研究單位:農業試驗所
聯絡人:徐武煥 副研究員
連絡電話:04-23317713
E-mail:swhh@tari.gov.tw

國產菇類智慧化全自動製包機

生產並發布全自動包機,是國內第一套並已上線生產的最新設備。生產速度穩定在26~30個(包/分鐘),可根據客戶需求調整到30個(包/分鐘)以上,相比傳統的打包生產模式可節省3~4個人工成本,效率高、效率高質量穩定,一直受到菌農和經營者的一致好評,未來也期待設備投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產量 研究單位:農業試驗所
聯絡人:石信德 研究員
連絡電話:04-23317521
E-mail:tedshih@tari.gov.tw

菇類栽培籃自動化搬運系統

菇類栽培籃自動化搬運系統係利用自動化倉儲系統物流出入庫的作用原理研製發展,太空包栽培菇籃由輸送帶輸送至本系統的庫間入口閘門時,系統感測到有菇籃抵達時,便啟動庫間內之輸送帶,將菇籃自動搬運至一個出/入庫轉位定植基座上,等待後續的入庫上架定位栽培生長及後續出庫採收作業利用。 研究單位:農業試驗所
聯絡人:邱相文 副研究員
連絡電話:04-23317714
E-mail:chiusw@tari.gov.tw

金針菇塑形護膜自動脫膜裝置與方法

金針菇塑形護膜自動脫膜裝置係透過夾爪剝離模組搭配光學定位偵測,並利用菇類栽培瓶之定位及旋轉作用連動機械手臂的多維度空間運動作用,將塑形護膜從金針菇栽培瓶外圍拆卸下來,達到自動化脫膜的作業效果,解決了目前金針菇產業所面臨的關鍵技術瓶頸,同時大幅降低產業對人力投入需求依賴、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業競爭力。 研究單位:農業試驗所
聯絡人:邱相文 副研究員
連絡電話:04-23317714
E-mail:chiusw@tari.gov.tw

解決人力短缺、提升栽培管理技術
之ROS巡檢機器人

發展具有自我導航、避障、多點巡航、杏鮑菇數量計算及多感測器資料蒐集並上傳資料庫的自主移動式智慧物聯模組。該模組搭配小型電腦、網路攝影機、工業級感測器、機械手臂與樹莓派,進行場域自主性的感測器數值蒐集及照片拍攝。照片透過自行訓練的神經網路模型來進行辨識及數量的計算,得到杏鮑菇生產數量預測的目的。 研究單位: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聯絡人:周榮源 教授
連絡電話:05-6315364
E-mail:ryjou@nfu.edu.tw

 手持式光譜儀於杏鮑菇採收後的品質監測
與崩壞趨勢預測

高光譜檢測技術,其光譜資訊遠比一般影像更為豐富,能夠呈現不同物質在光譜上的細微差異,搭配人工智慧,得以自動學習光譜特徵以及特徵波段。有鑑於此,本團隊大量蒐集杏鮑菇的高光譜影像,尋找與採收後品質關連最大的特徵波段,藉此自行開發手持式光譜儀,搭配自建的人工智慧檢測模型與智慧雲端平台,達成即時品質監測。 研究單位: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聯絡人:吳昭正 副教授
連絡電話:02-2771171#2182
E-mail:ccwu@ntut.edu.tw

 邊緣計算技術發展與智慧菌菇生長監控

開發AI邊緣運算模組硬體與影像擷取韌體,其影像擷取影像為320x240畫素,影像擷取間隔時間為1分鐘~1000小時,及16G記憶儲存空間。此韌體同時具有感光與捕光功能,且可行動電源操作驅動。利用混域式傳輸技術,結合有線MODBUS傳輸、IEEE802.15.4無線網絡、與Lora無線遠距傳輸等技術,將前端環境監測數據遠距傳輸至後端農戶資料庫系統(Microsoft SQL資料庫)。 研究單位: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聯絡人:曹嘉惠 資深研究員
連絡電話:03-5915589
E-mail:jiahueytsao@itri.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