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待技轉技術-農糧產業

項次 產業類別 成果名稱 成果簡介
1 鳳梨產業

病蟲害預防監測系統說明及介紹

鳳梨高光譜非破壞輔助選果技術 透過高光譜技術結合AI深度學習等技術,以非侵入式的方式檢測鳳梨之褐化情形、果肉成熟度及受損程度。
2 自走式鳳梨智能噴注催花劑機械 本技術智能催花作業方式主要在鳳梨田行進至鳳梨位置時,利用智能噴注模組所架設高速攝影機拍攝鳳梨植株形狀,再將畫面傳送至控制模組,由控制模組辨識影像中鳳梨植株生長中心,並計算該鳳梨植株中心位置,進而驅使智能噴注模組之帶動噴注模組至該鳳梨植株中心點位置,將催花劑定量噴注於鳳梨植株中心處,達到自動化完成催花劑噴注作業功能。
3 鳳梨產業溯源輔助系統 為穩定鳳梨產業發展,架設鳳梨生產管理及收穫期分布資訊系統,開發包含生產者、管理者及銷售端方便使用的個人化系統,強化產銷履歷建置與田間資訊推播,建立不同產地、季節周年催花至成熟期所需資訊,期能減輕每年因果實成熟期高峰分佈掌握困難所衍生之短期到貨量過多引起的果品價格波動。
4 無人機鳳梨影像即時監測 過去農作物盤點及生育調查作業需要倚賴人力下田進行抽樣調查,如今無人機即時監測系統技術透過邊緣運算技術(Edge Computing),可透過於無人機端安裝小型計算主機,使無人機於取得影像當下立即進行影像分析,並透過無線圖傳,將分析成果傳送至操作者,以進行即時應用。
5 萵苣產業 萵苣產期預測模式 以萵苣生長模式結合天氣因子與氣象預測,進行萵苣採收期預測,提供業者精準化排程生產規劃,減少過量生產損耗。
6 茶葉產業 臺灣茶葉生產管理資訊平台 由氣象觀測網監測系統、中央氣象局預測及預警、茶改場專家生產管理建議及茶樹生長預測計算軟體等4個框架組成,呈現全臺五大茶區10處示範茶園管理資訊,全臺23座茶區微氣象站氣象數據、包括各茶區氣象資料與歷史氣象資料、茶芽生長狀況、茶樹生長預估、茶園病蟲害及推薦用藥、專家建議資料、氣候預警功能等。
7 毛豆產業 毛豆外銷專區機械化精準生產 將107-109年建立的毛豆智慧型曳引機附掛拖曳式摺翼雙排圓盤碟、自動撿石機具、雷射水平整地推土機具、多功能管理機附掛GPS桿式噴藥系統及採收機GPS車載式影像監測系統等生產技術計5項,結合現有的機械化生產技術,將機械化耕作提升到智慧化精準耕作,建立「毛豆大農場機械化精準生產技術。
8 養蜂產業 養蜂專家系統 養蜂專家系統將整合微電腦晶片、感測元件與無線傳輸實現前端感測器模組,使用者端由系統主機、感測器模組與秤重平台三部分所組成,網路架構是由前端無線感測網路和後端雲端資訊管理系統所組成,專家預警系統以人工智慧分析數據並即時回報使用者,包括蜂群音頻預警系統及蜂蟹蟎影像監測系統,可即時監測蜂群異常狀況及蜂蟹蟎密度變化。
9 番茄產業 大果番茄生長模式 應用大果番茄生長模式TOMGRO建立本土化參數,並依據田間操作方式,微調大果番茄生長模式架構。模式的輸入為每小時的溫度、太陽輻射,輸出為節位、葉面積、果實乾物重與鮮重。
10 番茄嫁接育苗生長預測模組之應用 臺灣番茄栽培多採用嫁接茄砧之嫁接苗,惟番茄與茄砧生長速度不同,導致莖徑粗細落差而影響嫁接成功率,藉由環境與生理參數調查及數據分析,發展生長預測模組,並進行驗證,以應用於嫁接育苗之智慧化排程。
11 瓜類產業 瓜類作物農業設施及環境監測監控系統之開發 為提高洋香瓜品質、產量及節省人力,利用各式的感測器,可以偵測照度、溫度、濕度、土壤水分及土壤溫度,並結合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 技術,可以即時監測各項環境參數及監控水分、光照及溫度。當水分過低,則啟動水閥 ,該土壤濕度啟動閾值為46%,關閉水閥之土壤濕度閾值為50% ; 照明度閾值為950(arduino之訊號);啟動風扇之溫度閾值為攝氏35°C,關閉風扇之溫度閾值為攝氏30°C,當環境參數劇烈變化時,系統可以自動調整使參數適合作物生長,藉此提高洋香瓜品質及產量。
12 設施產業 作物特徵遠端即時監測及其產量及品質預測模式 利用自行研發之作物特徵(葉面積等)遠端即時監測系統,將收集到的數據分析建構產量預測及品質模式。本技術以非破壞式感測取得待測植株葉面積等的作物特徵資訊,亦為作物表型應用之一環,可用數據建構作物栽培產量及品質預測模型,未來作物的特徵影像亦可再衍生應用於類神經網路或深度學習建模等智慧化用途。
13 動態即時收集作物資訊的無人化載具 在該可視區域的範圍內的至少一作物的資訊,並輸出一作物檢測結果,而控制模組動態即時收集並儲存視覺辨識單元所傳來之作物檢測結果,並於平台模組完成預設座標組內的所有預設座標的移動後,控制模組依據所儲存之所有作物檢測結果建立作物資訊地圖。
14 設施蔬菜人機協同決策智慧灌溉技術 結合環境監控系統及農民灌溉經驗之設施蔬菜智慧灌溉管理技術,建立客製化設施蔬菜智慧灌溉模組,以設施蔬菜溫室外光度感測器監測日照強度,透過網路即時上傳雲端系統,以程式積木進行光積值計算,依照各種短期蔬菜田間灌溉管理經驗及生育期所需之灌溉水量,設定不同生育期之光積值灌溉閥值,並依據天候狀態自動調節灌溉頻率。
15 種苗產業 蔬菜育苗產銷智慧聯網體系推廣與應用 專為蔬菜育苗場開發之產銷管理資訊系統,功能包含客戶、場域、種子、種苗產品等基本資料維護以及接單排程、播種、嫁接、移植與植床種苗庫存管理、出貨收款等育苗產銷作業管理功能與統計分析報表。
16 組織培養智慧生產與應用模式之建立 本系統開發自動化之生產排程、條碼化倉儲及出貨管理、雲端化生產資訊存儲和模組化產程設計,並以API介接環境感測數值,統整植物組織培養苗生產流程之各項管理程序與數位資訊運用,有助於國內組織培養業導入資訊化生產管理模式。
17 蔬菜育苗生產預測專家系統功能實證與優化 本項技術透過與農試所、台南場及大專院校合作,現階段已完成14項作物包含甘藍初秋等之育苗預測功能。同時便利育苗業者使用,已與本場開發之蔬菜種苗智慧化產銷管理系統完成功能整合,可直接在使用系統輸入農民訂單時,自動帶出該作物項的育苗預測天數,並給予未來工作預警提示,例如何時盤點等資訊,提升管理效率。
18 育苗場設施遠端控制系統 以客製化網路人機介面和模組化裝置的智慧型遠端控制系統,整合設施環控設備,並藉由資通訊技術對設施進行遠端監控。系統導入後,使用者可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或電腦收集到設施環境資料或進行電控設備的操作,以較彈性的智慧化管理方式取代傳統勞力密集的管理模式,提高溫室的生產效能,節省勞力的投入。
19 育苗場設施遠端控制系統 以客製化網路人機介面和模組化裝置的智慧型遠端控制系統,整合設施環控設備,並藉由資通訊技術對設施進行遠端監控。系統導入後,使用者可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或電腦收集到設施環境資料或進行電控設備的操作,以較彈性的智慧化管理方式取代傳統勞力密集的管理模式,提高溫室的生產效能,節省勞力的投入。
20 種苗生產日期預測系統 蒐集蔬菜作物生理參數,結合智慧化育苗場域環境參數資料,藉由分析統計開發種苗預測出貨功能,農民僅需輸入蔬菜種類與氣象局發布的溫濕度等環境預測資料,系統便會自動推算種苗生長速度與出貨日期,此系統將結合至種苗場蔬菜育苗智慧化生產管理系統(ERP),使產銷管理系統更兼具智慧化育苗管理功能。
21 蘭花產業 蝴蝶蘭開花品質檢測技術 透過高光譜技術,結合機器學習演算法,於催花前檢測量化開花品質。
22 蘭花生育監控及產銷戰情整合服務平台 目前花卉產業雖普遍導入監測及自動化系統,但產業數位化能力不足且數據整合不佳,故本技術平台透過整合感監測設備數據以及相關作物產量預測模式等,結合諮詢知識庫等數位數據,提高數據流通率,使蒐集數據活化並落實於蘭花管理作業上。
23 菇類產業 菇類堆肥發酵裝置 經由溫度探針感測固態小型發酵槽箱內資材溫度,過可程式控制器(PLC)進行堆肥的製作。由邏輯控制及時序控制,利用溫度控制方式完成菇類堆肥第一階段發酵及第二階段發酵(巴氏滅菌)製程,並透過物聯網回傳至監控畫面進行模組調整及修正,以建立堆肥生產優化監控模組。
24 菇類智慧化生產行動栽培庫 利用模組式概念建置菇類植物工場相關軟硬體,發展靈活、機動、精密、高產的農業生產模式,促進農業技術與設備升級。硬體結構部份以可拆式套件為設計單元,包括水份循環、電力供應、光源提供及溫度控制等元素,經由環境控制系統提供適當溫度、濕度、二氧化碳並搭配LED 或CCFL 燈源及太陽能板節能設備,開發相關菇類栽培模式。
25 金針菇塑形護膜自動脫膜裝置與方法 透過夾爪剝離模組搭配光學定位偵測,並利用菇類栽培瓶之定位及旋轉作用連動機械手臂的多維度空間運動作用,將塑形護膜從金針菇栽培瓶外圍拆卸下來,達到自動化脫膜的作業效果,成功解決目前金針菇產業全面自動化生產所面臨的關鍵技術瓶頸,同時大幅降低依賴人力需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業競爭力。
26 高穩定性耐候性檢測裝置 利用多功能電路設計,將多種感測器、無線模組、傳輸裝置統整設計於單一電路,開發具匹配市售之溫度控制器轉換模組、風速感測模組、電流感測模組。
27 資訊平台 數位分身技術 「數位分身」分為「溫室醫生」和「溫室教練」,溫室醫生對環控設備做診斷,發掘設備數據異常現象與操作行為分析,進行設備維護與預警;溫室教練以人工智慧將管理員操作行為模式化,提供決策建議協助管理員進行效率管理。
28 共通資訊平台 將不同產業共通性的資料蒐集,包含農藥、肥料、天氣、市場行情、病蟲害資訊、溯源資訊等,形成一個大數據水庫,提供第三方資訊服務業者、農民或農企業容易取得農業相關資料,使生產端與銷售端串聯起來,以智慧生產排程達到產消間的平衡決策機制,開創智農聯盟全新的營運模式。
29 優化農業病蟲害智能管理系統及聊天機器人之服務 整合70位病蟲害專家研究成果,建立「農業病蟲害智能管理系統」。利用淺顯易懂的內容,搜尋作物或病蟲害,即能快速取得相關防治資料。且系統結合臉書或Line平台,利用聊天機器人模組,能即時回答病蟲害相關資訊,宛如有24小時隨傳隨到的病蟲害專家相伴,提供瀏覽者最佳的植物病蟲害諮詢服務。
30 土壤 智能化土壤肥力檢測套組 農試所執行「智慧農業綱要」計畫「農工跨域與創新服務」項下計畫,與工研院共同合作產出「智能化土壤肥力檢測套組」。利用比色法測定土壤中有效性氮、磷、鉀含量,透過手機瀏覽器下載APP拍照上傳,30分鐘內即可得知土壤肥力狀況,提供適當的施肥建議。
31 智能機具 遙控跟隨履帶式農地搬運機 為避免專業農民於溫網室操作引擎動力搬運車(機)所造成廢氣排放問題,及重覆抬起搬運作業所造成的腰椎疲勞等工作傷害,開發出「履帶式電動智能跟隨農地搬運機」。
32 野蓮自動包裝機 規劃透過研發機械設備取代人力,進行野蓮採收後,全面機械自動包裝作業,以機械自動捲收,將野蓮裝於塑膠袋內,並且封口,取代現行人工作業方式包裝。
33 遙控式蘭花自動澆水機 蝴蝶蘭全自動澆水機開發全新機台,車體為鋁擠型骨架,架構為不鏽鋼,台車安裝循跡感測器,能循植床寬度位置自動行走,能自主校正。車輪為萬向輪,無刷馬達各獨立驅動萬向輪,行走速度可調整,機台可原地迴旋、直行及橫移,以遙控操作,方便換床且無須人力推移,較以往更為方便及省力,體感操作順利及簡便,營造適宜的工作環境。
34 植物裝盆機 藉由蘭花換盆輔助機具以減緩產業缺工、缺乏機械輔助與職業傷害等問題;設計植物裝盆機進行蝴蝶蘭換盆時介質裝填與壓實等動作,已申請新型專利獲准,並持續設計優化「栽培介質進料機構」及「往復式裝盆作業機構」,進料機構係結合耙爪與輸送帶,使介質穩定供料;往復式裝盆作業機構係以工作站模式,人機協同以增加作業效率。
35 附掛式雜糧播種裝置 附掛式雜糧播種裝置,本裝置主要以小型開溝犂、接地輪、種子、撥盤、活門及覆土板組成,具有可適用不同粒徑之種子且不易造成種子破裂等特點,另外由於機體簡單輕巧可附掛於本場研製之無人車及太陽能電動車上,方便播種。本裝置已取得發明專利,專利證號:I682708。
 36 移苗機 針對水耕洋桔梗生產管理流程,研製將穴盤苗自動頂起及夾持,並移植至保麗龍承苗杯之機構。抓取裝置包含頂起與夾持兩關鍵機構,頂起機構定位並固定穴盤,利用頂針或氣噴分離苗株與盤體,夾持部梳理葉片並以插土夾夾放苗株。本研究可紓緩產業缺工及高齡等問題,兩關鍵技術已趨成熟,進行新型專利及非專屬授權評估申請中。
 37 水稻秧苗盤機械手臂取卸系統 設計輕量型機械手臂,夾取秧苗盤放置於秧苗輸送機,取代人工作業。
 38 福壽螺清除機械 應用於本田田間之福壽螺清除。可附掛(拆卸)於插秧機應用,利用真空自吸方式,收集裝置主要包含一組引擎及兩組收集桶,每一收集桶分別可利用兩組吸取集中裝置(收集桶容積約100公升),吸取集中裝置放入於兩水稻行,間一次可同時吸取四行。
 39 無人機 稻熱病感染發病預警服務系統 找到6種多光譜參數模組可在稻熱病發病初期的病程發展過程中,觀察到健株與病株間有明顯的數值差距變化。利用2022年建置之稻熱病試驗場域驗證模組預測率,6個模組的預測準確率介於75-86%。
 40 田間作物微環境感測病害預警示系統 作物病害發生往往直接影響農民經濟收入,若能藉由田間作物微環境之變化,推測作物發病機率,提早進行防治,將能減少農民用藥支出及病害損失。
 41 無人植保機應用防治蓮花小黃薊馬 蓮花挺出水面後,比人高的蓮花使得人工施灑農藥不易,因此如果可以透過UAV來進行噴藥,將可以提高農民防治的意願。運用無人機蒐集蓮田圖像並建立變量噴灑網格繪製,精準判斷出每一小塊田區的施藥模式,最後直接整合到無人機的控制系統,進行實時(real time)調整,以達到精準農業與農藥減量的目的。
 42 田間應用農用多旋翼噴藥、葉面施肥無人機標準作業程序 新創合法UAV代噴農藥產業:規範UAV田間標準作業程序,國內合法運作,節省農業生產成本及解決農村勞力不足問題。無人機田間操作標準作業之作業驗證:應用無人機之作物田間大面積噴藥與施肥作業方法、標準作業程序等,使無人機農業應用得以管理與發展(農試、藥試)。
 43 開發噴灑控制與自動飛行控制的協同作業系統 研究數位化田區數位化田區作業圖的製作,規劃作業方向和多架次作業能耗最小的不規則區智慧作業航線規劃演算法,快速規劃出較優的作業航線,使作業過程能耗和藥耗最優,減少飛行總距離和多餘覆蓋面積,節省UAV的能耗。
 44 無人機大豆水分含量監測 大豆收穫時期籽粒的水分含量是影響籽粒貯藏與收購價格之因素,本計畫應用無人機搭載多光譜辨識與籽粒水分含量相關之指標,在採收前以無人機進行掃描,建立籽粒水分含量資訊作為田間採收安排的參考資訊。
 45 其他 基於神經網路分析及目標辨識之精準雜草處理裝置 本案提供一種雜草處理裝置,包含載體、影像擷取模組、噴藥模組及處理模組。影像擷取模組將擷取影像傳送至處理模組,處理模組之辨識單元依據目標植株辨識模式,對擷取影像實施目標植株辨識作業,以產生辨識結果,且控制單元依據辨識結果,選擇性地控制噴藥模組實施藥劑噴灑作業。
 46 柑橘果實日燒預警系統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造成農民已無法精準預測果實日燒發生時間,柑橘果實日燒預警系統,運用果實表面溫度模型與閾值,透過推播預警,可讓農友在正確時段,早期預防,並配合農試所開發的日燒防治資材,降低農業損失,預期每分地收益提升2~3萬,若採用施藥系統每公頃可節省人力160小時及人力成本4萬元。
 47 番石榴果實品質檢測系統 以外觀彩色影像與高光譜技術建立番石榴篩選機制,搭配自動拆袋機和分選設備,實驗於自動產線上完成番石榴拆袋與篩選工作。
 48 智慧微型多光譜農藥快篩技術 智慧微型多光譜農藥快篩技術包括: (1)快篩硬體、軟體、檢測資料庫,(2)樣品前處理技術。可應用在小葉菜上的農藥快篩。可與生化法共用檢體,只須用酒精萃取農藥,不使用毒化物。一件樣品由樣品萃取到獲知檢測結果,只需12分鐘。
 49 非動力式核酸萃取套組 使用非動力式核酸萃取套組,不須液氮研磨及動力離心機,且有步驟簡便、廢液量少之優點。使用者透過簡單的器具與方法,即可從植株上萃取核酸,無須再將樣品攜回實驗室分析,大幅提升田間核酸萃取便利性。藉由現地分析、即時取得結果與早期防治減少病害造成之損失。
 50 植株成長光譜專家規則庫與光源模組開發 本技術由臺中改良場、鳳試所、工研院與台董改良場共同合作進行智慧節能補光之研究,由工研院開發光源模組(燈具)與專家規則庫(燈具控制器),交由農委會各機關進行場域驗證,本場進行番荔枝生產調節試驗,試驗結果具有節能成效,預計於111年提出智慧化控制植物光源系統專利申請(目前仍在溝通貢獻比例相關事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