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檢索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進階搜尋
約有 1586 項的查詢結果
2024-10-09
南部最大聲配合農業部智慧農業計畫以「效率、安全、低風險」為願景,禾生智農開發出突破性的「動植物生長加速器」,這項不需電力與耗材的技術,能顯著縮短農作物生長週期,提高產量和質量。
2024-10-08
新唐人亞太台英國推出結合人工智慧的除草機,內建8台相機,使用專利的聚光技術除草,不會損壞周圍的農作物或土壤。同時,運用AI電腦視覺收集作物資訊,發送到控制系統,讓農民能及時因應,使作物健康生長。
2024-10-07
農傳媒樂米穀場今年參與農業部智慧農業成果擴散計畫,引進智慧田間生產管理系統,以田間感測器收集稻米生長數據,找出適當栽培方案,例如透過水位調控,讓水稻即使面臨高溫結穗品質也不致劣化。
2024-10-06
연합뉴스韓國慶尚北道正在試行各種露天作物的智慧化種植技術,主要的產品是葡萄和蘋果。藉由農場安裝的感測器可讓農民即時查看溫度和濕度等資訊,通過智慧型手機,進行澆水與噴灑農藥等作業。
2024-10-05
YES新聞宸訊科技公司技轉中興大學之手機拍照AI判識稻米含水量AI技術,僅需搭配一10公克簡易色卡夾住稻穗,以手機拍照立刻獲得稻米含水量,與專業儀器測定數值相差小於1%。
2024-10-04
微笑台灣開發密閉式智慧禽舍養殖技術的肉鵝養殖場;用AI科技養魚、系統化管理的魚塭;導入環境控制、自動化養液系統,讓種植小黃瓜的溫室就像一座實驗室等,第一級產業不再是悲情印象,而是可以很科學、很智能。
2024-10-03
民視新聞網自動農業機器人內建8台相機,搭配AI電腦視覺,可以分辨個別植物,收集莊稼數據,再回傳給控制系統,方便農夫即時做出最佳決定,提升莊稼的健康與生長。
2024-10-02
台灣光華雜誌台灣新創公司智食良果開發的「智慧控制電箱」,讓農民用LINE就可以遠端操控澆水、施肥,為農業缺工、高齡化提供解方,甚至將此「台灣智慧農業經驗」移植至泰國皇家計畫基金會的清邁農場。
2024-10-02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林煜恒助理研究員、陳葦玲副研究員、沈峻榮研究助理為解決青花菜產業產期集中、生產受環境影響大及生產機工成本高等問題,結合作物生理、環境參數及品規資料管理,輔以AIoT及UAV光譜植生指數分析等技術,優化動態模型運算。
2024-10-01
中央社中興大學智慧農業研發中心開發的「水稻精準水資源輪灌決策」平台,透過簡單的影像波段參數輸入模式,即能快速且直觀地計算出稻株當前的植體水分含量。該平台能優先評估急需灌溉、需灌水或不需灌溉的田區,並向農田管理者提供灌溉決策建議,以避免影響稻穀收成後的產量和米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