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2
JA農業新聞為了記錄每株草莓植株生長點的圖像,日本國家農業與食品研究組織開發了一項觀察技術,透過在溫室中使用無人機從作物上方觀察草莓葉片生長狀況,未來預計持續發展生長診斷與產量預測自動化系統,以解決農業勞動力不足問題。
2024-09-21
Smart Agri韓國“Farm Morning”是一款用於記錄農民工作日誌和提供天氣資料的應用程式,透過平台除了查看農業工作進度外還能提供市場行情、病蟲害、補貼資訊等。
2024-09-20
PeoPo公民新聞網天然茶莊負責人蔡旭志與阿龜微氣候合作,使用茶園微氣象站以及土壤感測器,收集氣溫、濕度、降雨量,土溫以及含水量等環境資訊,同時,也期望運用這些數據,建立一套茶園管理的標準流程。
2024-09-19
reliefweb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伊拉克農業局合作,活動內容為氣候智慧型農業之應用,通過無人機噴灑肥料,介紹葉面施肥的優勢,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污染,也幫助伊拉克應對農業所面臨的水資源短缺和氣候變遷的挑戰。
2024-09-18
自由時報永續智慧農業契作農友白政益與民間業者汎鍶科藝合作,成立「拉曼光譜檢測行動實驗室」,可攜式的拉曼光譜檢測設備可於現場即時檢測,提高效率,適用於田間管理、果菜市場、學校與企業餐廳等多樣場域。
2024-09-17
民視新聞網AI農作物病害預警系統,將高科技運用在農作物中,近期導入在芒果種植,農民透過手機燈號就能提早防治病蟲害,尤其台灣農業人口老化,現在將AI運用到農業,不但能減少農藥使用,也降低勞動力成本。
2024-09-16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日本NTT公司推出「Digital Farmer」農事管理服務系統, 該系統運用數位化和資料管理,增進農業產值與改變人力勞務變成數位化的即時管理模式,亦有助實現友善環境與農業永續經營的願景。
2024-09-15
農傳媒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首創質譜快檢移動實驗室,可同時檢驗200種農藥,檢測結果平均10分鐘出爐,是目前國際間最快速的檢驗技術,透過行動檢測車的機動性,更可巡迴駐點檢驗,在產地田間提供及時服務
2024-09-14
JA農業新聞「ゼロアグリ」是一種智慧農業灌溉系統,根據土壤感測器和太陽輻射資訊透過AI計算出農作物的最佳澆水和施肥量,並且在最佳的時機進行灌溉。
2024-09-13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農業設施透過灌溉水道供應農業用水,然而流水會造成管道的磨損,不僅會降低耐用性,表面上產生的凹凸不平還會阻礙水流。日本研究團隊透過收集了灌溉水道的影像資料,開發了一個自動影像分析程式,可用於自動判斷灌溉水道的損耗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