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2
公視台灣農業近年面臨人力老化、缺工等問題。為此,高雄市政府引進並推廣智慧農業技術,像是透過儀器監控天氣及病蟲害等,或自走式噴藥車等設備,不僅取代勞力缺口,也能節省大半時間。
2024-01-01
Securities農業產業一直在尋找提高效率、增加產量和減少浪費的方法。實現這些目標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透過機器取代人力。 機器人技術正在成為農業和食品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的系統,如各式感測器、物聯網、數據管理、智慧決策系統、無人機等,正在取代傳統農業。"
2023-12-31
軍事新聞通訊社退輔會「欣欣向農」計畫開辦迄今,邀請專業師資,安排農業機械設施操作以及農產品產銷等多元課程,並提供農地與基本的農具,藉由農業專業知識教授,以及機具操作相關課程,學習務農所需具備的專業技能。
2023-12-30
經濟日報訓練營展示大田區栽培一貫化的各型設備,如RTK全自動駕駛輔助、犁耙、動力圓盤犁...等附掛設備。除實機示範操作外,明道大學宣導農機共享計畫的施行辦法,讓有需求的農民能夠以最低的成本(租賃)取得最佳的生產效益。
2023-12-29
馬祖日報好農創工作室提出了從智慧農業出發的產業解決方案,透過土壤監測建構農地肥力數據資料庫,並且收集了溫度、水分、電導率、酸鹼度、氮、磷、鉀、肥力等數據監測,以利精準施肥和大數據分析。
2023-12-28
微醺農場提供消費者新鮮安全的小黃瓜和牛番茄,不只是產銷履歷管理與產品分級,也在溫室導入智慧化設備,透過環境數據偵測與恆溫管理,維持品質穩定,落實責任生產。
2023-12-27
風傳媒彰化縣長王惠美帶領各鄉鎮市農會總幹事赴荷蘭 Tomato World 番茄溫室與 Ter Laak 智慧蝴蝶蘭溫室參訪,希望透過雙方交流,將先進的農業技術引進回彰化,鼓勵更多農民加入溫室農業的生產行列,提升農作效率,並搭配縣府目前正在積極推動的智慧農業設施補助,加速推動「智慧生產、數位服務」的農業發展新模式。
2023-12-26
臺南市政府為維護水雉生態環境,本府農業局自107年起與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合作採「智慧農業─稻種披覆鐵粉直播技術」,取代傳統稻榖浸農藥直播方式,並於本市官田區水菱輪作田試辦至今,種植臺糯1號農田示範面積由5公頃增加到現今20公頃,施作農民計15位,有效減少稻種浸藥灑播導致田間生物誤食而受害情況。
2023-12-25
工商時報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開發農業生產管理即時監控資訊系統,透過網路自動監測栽培環境,遠端自動管理,導入LINE即時通訊,讓農民透過手機即可執行田間管理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