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謝明憲、林經偉萵苣生產採用免追肥之作畦暨施肥同步作業技術。不僅免除三次人工追肥之勞力支出,也具減少施肥量效益,降低蔬菜經濟生產因施肥過量對環境衝擊;應用移植機種植萵苣,讓單一農友能在一日內輕鬆栽種24,000株以上菜苗,也避免彎腰種植所致職業傷害風險。 萵苣,省工,一次施肥,移植機,智慧農業
2018-06-0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陳玟妤漁業署執行智慧農業計畫,預計完成開發國內具影像辨識技術之電子觀察員系統、智能輕量型LED集魚燈具、魚種選別及整排機,以機電工程技術跨領域整合省能源、省力化機具來降低生產成本,逐步達成海洋漁業智能化目標。 智能電子觀察員系統,智能LED集魚燈具,魚體自動化選別,整排與搬運系統,智慧農業
2018-05-18
台灣經濟研究院、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水產養殖業與「智慧」二字緊密結合,透過智慧感測、智慧控制等新興技術,已有業者發展出智慧水產養殖系統,2016年全球養殖漁業智慧化市場規模超過5億美元,預計以年複合成長率16%成長,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2億美元,本文分析國內外11家智慧養殖漁業代表性案例,作為我國未來智慧畜禽產業發展參考。
2018-05-16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郭彥甫、李昕宸為使海洋漁業資源永續利用,需掌握漁業資源並進行管理與評估等工作,現今除少數駐船觀察員記錄外,其餘需仰賴漁船自行填報。爰開發具自動辨識功能之電子觀察員系統,以提升我國遠洋漁業漁獲資訊蒐集之方便及正確性。 電子觀察員、自動辨識、鮪延繩釣
2018-05-10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陳淑佩利用影像分水嶺及分割技術,對蝴蝶蘭園常見昆蟲影像(如黑翅蕈蠅、薊馬類、粉蝨類),除自動辨識類別外,並計算其數量。初步結果顯示,可於1分鐘內完成對單張黏蟲紙之蟲相分析,自動辨識率可達88 %以上。 蝴蝶蘭 (Phalaenopsis spp.)、影像處理(image processing)、圖像辨識(pattern recognition) 、昆蟲(insect)